青岛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 “海陆空”互联互通
作者:www.san027.net 上传时间:2016/9/14 浏览次数:
今年7月,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标志着董家口港拿到了走向世界的“国际通行证”,也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又一条全新通道。
同样是在7月,东亚港口联盟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会议达成了《东亚港口联盟黄岛共识》。今后,来自中国、韩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的港口航运企业将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成员港口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在更高平台、更广范围、更新层次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对正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的青岛而言,这两大事件极具标志意义:不仅有助于提升青岛的东北亚航运枢纽功能,而且为青岛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提供了新的平台。
“海陆空”全面发力
在“一带一路”规划与建设中,青岛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交通设施是最基本的支撑。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围绕“双点”城市建设目标,加快重点交通枢纽通道项目建设,优化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陆路交通方面,龙青高速公路青岛段已建成通车一年;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和新机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等重点公路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青荣城际铁路即墨至荣成段已于2014年12月建成通车,青荣城际铁路引入青岛枢纽工程基本完工,计划10月份开通青岛至即墨段;济青高铁和青连铁路加快推进,计划2018年年底建成通车。
港口设施方面,目前,青岛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21个,海上航线达到160条。青岛港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形成了“远近洋兼备、干支线配套”的服务网络,培育了“日韩、东南亚、中东/西亚、欧地、美洲”五大精品航线组群,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5亿吨大关。按照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青岛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的总吞吐能力将位居世界前三,成为世界超级大港。
空港方面,青岛机场共有定期航线144条,通达城市84个。其中,国际航线19条,通达首尔、釜山、大阪、名古屋、东京、福冈、冲绳、法兰克福、新加坡、旧金山、曼谷、岘港、新德里等13个城市;地区航线5条,飞往香港、台北、台中、高雄、马公。年底前还将开通墨尔本、温哥华等洲际航线。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也在今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预计将于2019年验收转场。
“多式联运”领跑全国
随着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青岛对外互联互通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日益彰显,港口航空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海陆双向开放集散功能不断提升。由此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物流运行模式:多式联运。
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依托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青岛着力发展多式联运,融合海运、陆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让港口的腹地向内陆延伸,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培育了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是原铁道部确立的全国18个特大型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于2010年8月开始运营。2014年12月,海关总署正式批复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海关监管场所为全国第二家、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货物进入中心站即视为抵达码头前沿,可“一站式”办理铁路运输、船舶配仓、货物集港、报关报检、码头、铁路结费等全部海铁联运业务。通过海铁联运,在多式联运中心实现无缝对接,海陆双头并进,直接通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海铁多式联运的模式,给企业带来通关速度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货物经查验后向西由霍尔果斯口岸联通中亚、,可以直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向南连接华南铁路、公路大通道,可以直达东南亚国家;日韩企业商品通过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可以更便捷地通达欧洲和东南亚两大市场。在中心站进行一般货物检测可节省四至五天时间,方便快捷。”胶州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7月1日,“青岛号”中亚班列正式开通,由青岛中心站始发,分别经阿拉山口—多斯特克和霍尔果斯—阿腾科里两条路线过境,运往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开行密度由初期的每周1列逐步增加到每周3列。中心站还于去年试验开行了中蒙班列,发运经二连浩特到蒙古的日本、韩国过境货源,经过前期铺垫,目前中蒙班列基本实现每周1列常态化运行。
据统计,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2015年集装箱总作业量达20.1万标准箱,是2014年的6.3倍。今年1至7月份完成集装箱作业量1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4%。
今年6月,以青岛港和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为枢纽节点的青岛“一带一路”跨境集装箱多式联运工程获批国家首批、山东省唯一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成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亮点。
搭建“通关高速路”
交通的互联互通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铺平了道路。在此基础上,青岛还着力探索通关新模式,让企业更便捷地分享“一带一路”红利。
2015年5月,青岛海关在海关总署授权下,牵头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改革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公布而落地,铺设了贯穿“丝路”经济带的通关高速路,打通了东联日韩、西至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来自日韩的货物入境后直达中亚,内陆出口的产品也可以直通海外,促进了“一带一路”大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海关包括青岛、济南、郑州、太原、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和拉萨10个海关,涉及9个省、自治区。青岛海关有关人士表示,改革后,“丝路”沿线九省(区)十海关联手构建起“十关如一关”的通关新格局,服务效能大大提升。受惠企业9万余家,区域海关进口通关时间缩短3.9%,出口缩短7.1%,通关成本降低近三成,企业充分享受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红利。
受益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青岛口岸实现了与“丝绸之路”沿线9省区的无缝对接,多式联运手续极大简化,实现了“一单到底、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这让青岛地处沿黄流域主要出海口、毗邻东北亚经济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改革后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申报口岸等,通关速度加快,也节省了大量的集装箱使用费。据估算,改革让企业的通关物流综合成本下降了将近30%。”青岛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说。